被誉为“全宇宙最秀”的机器人公司,波士顿动力最近再次刷爆了存在感:一口气三连发,公布了一大波秀出天际的机器人视频。
首先是Atlas人形机器人的惊艳表现。在最新视频中,Atlas小跑入场后,单脚跃过地上放置的一根圆木,随后,它连贯以单脚交替跳跃三个高度为40厘米的高台,走位几乎可以媲美人类。
Atlas亮相第二日,机器狗Spot的新视频流出。视频中,这只“跺”着小碎步、通体黑色、头部为一截带有摄像头的伸缩机械臂的“狗”,灵活穿梭于两个东京的建筑工地中。无论是上楼、通过复杂通道、下楼,或是在工地不同地点进行检查,它都完美且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任务。
10月17日,波士顿动力放出第三个视频,这次的主角依然是Spot,不过换上了一袭黄衣。在视频中,Spot时而踩着太空步,时而轻扭腰肢,步伐与姿态极尽妖娆与律动,令人忍俊不禁。
不过尽管技术超群,波士顿动力在商业化方面历来饱受争议,这也是当前整个机器人行业所面临的问题。“从机器人行业而言,技术并非当前最大的瓶颈,问题在于如何进行技术输出、融入多应用场景中。”硬蛋科技副总裁王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“例如,当前机器人的轮式行走、通过激光和视觉导航完成避障等功能已经完成得非常好了,但这样的技术公司并不熟悉具体的应用场景,因此很难进行有效应用。”
机器人进阶
据此前波士顿动力披露的数据,Atlas体重约160公斤,对于这样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机器人而言,在助跑后完成高台连续跳跃,是一个难度颇高的挑战。
Atlas之所以能够精准落在合适的位置,源于其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标记物,同时为自己定位。而在真正进行跳跃动作时,机器人还需要控制好自身的重心和动力分配,防止摔倒。在这个过程中,Atlas需要做出肢体调整以进行动作适应。
视频中可以看到,Atlas双脚运动时,手臂也在伸展收缩,以寻找平衡点。波士顿动力官方透露,在Atlas的控制软件协调下,机器人的腿、胳膊乃至躯干等部位均参与到了本次运动中,使用了整个身体的力量来完成动作。
“从实现上看,Atlas在硬件方面找到了合适的本体实现方案,从而能够支撑机器人完成这些动作;软件方面,则实现了机器人视觉和运动结合的整体控制,让机器人在环境适应性方面有了新的突破。”围绕Atlas的实现难度及亮点,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论道。
此前,Atlas能够完成的动作为简单的行走以及双脚跳跃,难度最高的动作为后空翻,但无论是跳跃还是空翻,Atlas均是双脚同时起落完成任务。与之相比,如今的单脚连续跳跃对平衡度的要求更高,可谓进阶了一大步。
如果说Atlas以超高难度的动作征服了关注者,那么巡视在工地中的Spot便以其自主性令人叹服。
据了解,Spot之所以能够自行在工地内穿梭,源于自主导航定位功能。该功能为波士顿动力于今年5月更新,只要人类带领狗狗在工厂内溜一圈,狗狗脑海中便形成了整体空间的地图,随后就可以放任其“自由奔跑”了。
与巡检机器狗相比,热舞中的Spot更是萌态尽显。这只体重约30公斤、“一顿饭”(充次电)可以管90分钟的小黄狗,在镜头前跟随音乐节奏欢脱地扭动着身子,同时配合脚底的舞步。无论是跳跃转身,或是精确的太空步,Spot都轻松地完成。有趣的是,舞蹈同时,Spot的“头部”还保持了高度稳定,纹丝不动,颇有一种“王之冷漠”的炫酷感。
“与双足机器人相比,四足机器人的整体难度相对较低,尤其是在平衡控制的要求方面。”张锐表示,“但是在四足机器人产品里,Spot或许是综合表现最好的。”
商业化路径
“三连发”视频再次展示了波士顿动力超高的技术能力。不过,横亘在技术前路上的,是如何商业化的难题。
事实上,有传闻称,2017年中旬波士顿动力之所以被Google母公司Alphabet转手出售,正是因其商品难以量产和变现。自成立26年至今,波士顿动力尽管以技术闻名,但从未踏入商业化的大门。
而在易手软银后,如今的波士顿动力正在提速自身的商业化进程。波士顿动力方面透露,预计2019年下半年,机器狗Spot便将投入各种不同的工作场景中。根据波士顿动力规划,这款产品将在2019年上市开卖,初期产能目标为100只。它也将成为公司首款商业化产品。
具体场景方面,Spot当前设定为工程建设、运输、安保和家庭助手。从短期应用规划而言,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囊括娱乐功能、应急响应、安保几个领域,中期规划为仓储物流、包裹配送,长期应用场景为工程建设和仓库服务。
“从机器人行业而言,目前看来最成熟的应用领域是在工业场景,工业机械臂在部分岗位或者环节起了重要作用。”张锐表示,“但工业领域的竞争尤其激烈,产生的新技术成果较为有限。”
相较之下,服务机器人行业刚刚起步,未来或将存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。“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的重要设计目的是其通用性,即像人一样灵活,一个机器人可以在多个场景下完成多种功能,而非像工业机械臂一样只能在确定的安装环境下完成固定的任务。”张锐介绍道,目前钢铁侠科技已完成三代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研发,长期来看,仿人机器人能在家庭环境中提供养老等服务,但需要一个积累过程。
这与波士顿动力对行业的判断不谋而合。在三连发视频公布期间,波士顿动力创始人暨首席执行官Marc Raibert透露,公司具备两个策略方向:其一是长期投入研发,打造类似于Atlas的未来式机器人,其二是打造机器人商品,如Spot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波士顿动力的规划中,流露出“平台化”的迹象。“我们要打造的是‘通用用途的平台’(general purpose platform),让第三方伙伴、客户、波士顿动力自己的应用开发团队,可以一同来设计产品以符合定制化需求。”Marc Raibert表示,“我们也可以针对单一领域打造一个有特殊应用的机器人方案,但我们不知道哪一个领域合适,所以我们从平台的角度出发,希望生态圈帮我们一起来找到技术真正可落地之处。”
在王刚看来,技术公司平台化进行场景探索,是一个可行路径。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时候,技术公司应当将技术模块化,让市场末端的企业进行更多的应用尝试。
平台化的背后,意味着综合多方实力,这也是当前国内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的镜鉴。“机器人是一个跨学科的智能综合体,与一个国家的研究水平和工业基础密切相关。”身为从业者,张锐就此坦言,“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加强工业基础,提升制造水平,学校等科研单位和公司能携手并进,共同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追赶国际最先进水平。”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